年轻人是一群愿意花钱、但很难缠的消费者。调查发现,年轻人习惯于通过吐槽来表达对自己喜好的坚持、对商家套路的抗议、对不走心商品和服务的不满。无论对于商品还是营销,年轻人都是越来越在意和挑剔了。
-
-
广告商在面向老年消费者做营销时经常会搞砸,失败根源就在于广告机构的文化。广告和营销机构变得太关注年轻人。而那些勇于接受挑战、开发老年消费者的广告人,却不理解老年群体的复杂性。
-
新媒体公司vice的市场估值达到竟然令人咋舌的25亿美元;相传社交软件陌陌的IPO估值将达到30亿美元;豆瓣平稳地走了十年。为何这些公司都能在汹涌澎湃的互联网环境中不断地发展,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则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品牌个性,并且以此来清晰的诱捕受众。
-
年轻人不再甘于忍受粗粝的生活方式,而是期望通过选择品牌建构更加优质的生活,这种追求关乎审美和个性,关乎环保和健康,关乎商业世界的最终所指。
-
年轻人永远都在寻找最酷的产品,而大众是酷最强大的敌人,一旦一个产品大众了,他们就会去寻找下一个小众的酷产品。不过倒不用担心那么远的事情,先让自己的产品酷起来被年轻人喜欢吧。
-
《纽约时报》刊文称,虽然企业已意识到手机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要真正与之展开心灵沟通,却并非易事。美国电信运营商AT&T的最新尝试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启发。它聘请了对年轻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Vice Media,为其开发了一个名为Mobile Movement的视频和广告平台。
-
电视领域一直流传谁赢得了中老年妇女,谁就赢得了收视率。调查数据也表明,电视的年轻观众正在流失。然而年轻人不仅贡献越来越多的收视率,他们的审美也开始影响电视的走向,甚至已掌握电视台的经济命脉。对于电视人而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讨好年轻人,完成逆生长。
-
你还记得多少老字号品牌?老字号存在最初,就是因为其时尚、创新,才会被大家津津乐道。可当80后、90后开始占据消费市场主流,老字号们都气喘吁吁,赶不上他们的脚步了。若想老树开新花,必须面对新市场,而不是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新故事必须走起,代沟方可消除。
-
奢侈品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已经吸引不了年轻消费者。要成功挖掘这部分消费群体,还得投其所好。植入游戏就是其中一个方式。不过有人士指出,游戏玩家可能不是其要挖掘的消费群体,主要消费群体还是富裕的中年人,要知道过于可爱的形象可能会冲淡品牌的奢侈之感。
-
网购已经渗透到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了广州首个《网购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虽然55岁以上中年人网购动机八成是因为便宜,但贪便宜的中年人网购月消费却高达1381元,比25-44岁年龄段的人足足高出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