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22,说说公关传播的15个趋势(1)

2023-01-18 快速评论
明年再战


作者|姚素馨
来源|在公关(ID: justPRit)
原文发布于2022年12月27日

我是咳咳咳咳咳咳的姚素馨

来自阳阳阳阴阳阳的啊嘿哒公关

字多,会分3期推送。


前言

15个趋势,并不是最具参考价值的15个,也不是最有代表性的15个,更不是最重要的15个。不觉得自己有指点江山的本事。

15个趋势,无非就是认真做个选题,值得拿出来说说的15个。

每个人观察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形成的看法,得到的结论,差异巨大。没有标准答案,是最标准的答案。

趋势的意思是,有什么东西会跟现在不同,但又还没整个展现出来。发现、捕捉趋势,可以及早抓住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这是高阶要求。

手头上的事情做做好,再谈趋势。

只要是交在手头上的事情都不做好,偏偏极其擅长把握趋势的人,地球上可能存在,但是我一个人都不认识。

个人判断,没有什么翻天覆地改头换面的趋势转变。但是,与日常公关操作相关的具体变化却很多,可以准备起来。



趋势一:说假话会死得更难看

“公关要说真话”,这个不是趋势。这是死理。

公关行业在100多年前,就统一过认知:公众理应知晓。(艾维.李)

但,实际上,没有做到这点的企业实在太多了。怎么说呢,不说真话企业的比例,可能比现在上海北京阳性比例还高。

如果“初衷”打动不了人,那看看“后果”会不会更有说服力。

最近,公众对于“真实性”问题的关注,还在显著提高,很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具体来说, 公关对于真实性的敏感度更高、容忍度更低、挖掘力更强。

首先,公众对于“真实性”的敏感度不断提高,不管哪类传播,影响公众判断和情绪的要素里面,“真实”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甚至,很多“真的”都被怀疑是“假的”了。在没有足够信任度的情况下,公众会不自觉地倾向于怀疑,被怀疑可能就是一些组织和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常规状态。没什么好委屈的。

很多案例显示,公关现在要把“真的”说好,说得大家一下子就能听明白、能接受,都挺费劲。

其次,公众对于“真实性”的容忍度不断降低,也就说,说谎、造假不是什么小事,而且属于人品有问题的“根本性”错误,容易被一杆子打死的那种。

容忍度低的表现,除了直接给目前正在发生的这件事上价值,还会牵连过去和未来。包括,一并怀疑过去做过的事情也是假的,以及给未来要做的事情都扣上不值得相信的帽子。

最后,公众对于“真实性”的挖掘动力和能力,已经突飞猛进。

一方面,揭秘揭露类内容本来就符合传播特性,比较容易形成快速扩散,对于发布者来说,“打假”在各个维度上都是有价值的,既是有社会价值的,也是能够获得流量的。俗称,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面,很多以前不太好发现的问题,难以论证的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式。

拿最简单的来说,以前只有专业媒体才能查到的信息,如今企查查、天眼查随便一看,就门儿清。

举个例子。3月份,一位名叫“超级小桀的日常”的主播在某平台直播参与拼多多砍价免费领手机活动。有网友推算,在数万名粉丝的关注与助力下,该主播已将价格砍到了大约小数点后6位,却仍没领到手机。“拼多多六万人砍价不成功”的相关话题随即冲上热搜。

我们都知道的,拼多多的砍价规则是“机密”,没有几个人知道的状态。

过去,我们要验证一个这种规则是不是很操蛋,难度挺大。别说普通人了,媒体都做不到调动几万人来砍价。但是,今天状况不一样了,可以做的这个规模的主播大把存在。

事后,拼多多否认,称“未砍成功”不实,但没有透露究竟有多少用户帮助前述主播参与砍价。

怎么说呢,也就是拼多多,就算这么干了,你居然也还觉得“还好”。别的企业,要是出了这种程度的事件,几乎要去掉半条命。

场面话是,企业在做总体传播战略时,要把“真实”放在更重要的角度来重新评判。

实际上我都是这么跟企业说的,不要自作聪明,他们比你想象的更有时间、也更有动力。你们办公室的这几个脑袋,是斗不过全网民的。



趋势二:品牌形象可以“变形”

这句话完整的表述是:品牌在基本形象稳固的前提下,可以延展、下沉、扩散。

我关于公关的概念里,统一性、一致性的位置摆得非常高。讲课时候,我会经常提“是否符合XXXX”、“能否关联XXXX”。

但是,最近我们发现,公众对品牌形象变化的“宽容度”越来越高。公众可以接受品牌在某一些特定渠道中产生变化,并且不会觉得“违和”,出现品牌形象认知差异。

甚至,公众还会认为在某一个状态下,品牌这样做变得比较可爱。 比如,赫莲娜与Manner咖啡的联名。

Manner从价格和定位上来说,肯定属于大众。我中午会拿个杯子去买Manner,Manner的小杯拿铁15块钱,自带杯的话还可以减5块,只要10块钱。我拿个杯子去是因为环保吗?也不能说不是,不过主要还是因为穷么。

赫莲娜是著名的贵妇产品。百科上都是这样写的:HR赫莲娜 (Helena Rubinstein) 是欧莱雅集团旗下的顶级奢华美容品牌,也是现代美容行业的奠基品牌之一。

明星单品绿宝瓶在没有活动的时候,50ML官网卖1580元。绿宝瓶还是赫莲娜家比较便宜的东西。

两个品牌在客群、风格、段位上,都有明显差异。对于赫莲娜来说,与Manner合作是明显的“下沉”行为。这次联名还有开屏广告投放,以我的辨认,甚至是赫莲娜投的。

我一直在想,赫莲娜为什么要做这次合作,肉眼可见的回报是Manner上千门店是宣传物料展示,以及触达比较年轻的新客群,对于平时不会触及这类渠道的赫莲娜来说,是全新的,也是有一个算一个,都可以直接当作收益的。

事实上,公众的反应比我们一开始以为的好。讨论度挺高,而且没有什么负面。这波小样发下去之后习惯去Manner买咖啡的人会不会复购,还不好说,然而想得简单一些,流量有了,话题有了,对于品牌没有伤害,预算又能盖住的话,就可以做。

多说一句,Manner最近进入疯狂联名模式。太多了,单个联名的效果已经衰减打折。

公众对于品牌出现一些“变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高端品牌,以前不太愿意破坏调性,觉得有的事情不能做啊。这类结论,需要重新评估。

高端品牌整体形象牢固的情况下,偶尔做些出乎意料的操作,伤害不大。相反,从舆情反应来看,公众还会觉得比较鲜活,或者是“有诚意”。

注意,也不是说什么都可以尝试,丑的不行,阴间的不行,割韭菜的不行。自己以为自己是下凡,结果是下头的,操作不当翻车的例子也不少的。



趋势三:“营销咖”是个负面词

流量红利衰退,“营销咖”的负面性增加,品牌会被带上长久烙印。想要“洗白”或者“翻身”,需要付出绝对代价。

“营销”和“公关”一样,在公众面前就要已经变成一个负面词了。我还是那句话,公关没有问题,黑公关才有问题;营销没有问题,过度营销、恶意营销才有问题。

这两年国内新消费兴起过程中,大量品牌存在过度营销的行为。过分依靠营销手段来达到企业发展的预期,包括频繁使用流量进行推荐、引发价格战、控制渠道、制造话题、利用认知偏差、粗暴广告等等,都会让品牌和所在的企业被盖上“营销咖”的戳。

我们讲课,说过很多“营销”与“公关”塑造品牌的不同,内容太多,这篇不做展开,就说其中一点,“营销”是很明显的操作方式,公众会有清晰的感知,并且会产生一定的对抗性心理。

广告为什么要播怎么多遍,是怕你记不住吗,不是的,是知道你不会直接相信。整个渠道的KOL都推荐是东西这么好吗,不是的,是品牌肯花钱。

更难处理的是,重营销的关联词是轻研发。大部分人会认为,把钱都砸在推广上的品牌做产品就不怎么认真的。

拿化妆品来说,之前投放地轰轰烈烈的完美日记,信息密度和销量都在急速下滑,最近几个大促的榜单很多次都掉出了前10名。而且,这么多硬砸之后,出货还是依靠营销类形式,需要外部引流,真正沉淀在自己品牌上的东西,真的不多。

同样情况还有零食行业的三只松鼠。

与之相对的是几家靠做原料出生的,死死抱着研发这点。华熙生物靠着玻尿酸还能再打好几年,只要它少弄弄玻尿酸饮用水这种反智的东西。可复美靠着医美牌子,类人胶原蛋白的生意相当不错。

自己不能做研发的,参考珀莱雅。6年前,我在做化妆品的时候,珀莱雅真的平平无奇,要撒撒没有。如今,一副国货化妆品科技小巨人的样子了。自己不会,就拿钱出来做投入。

哪怕一定要做很大程度营销,至少有些东西可以进行对冲,表明“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被各种信息狂轰乱炸了好几年,买过不少鬼东西,消费力又正在下降的公众,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过度营销”的氛围。

营销过重的品牌,不容易让人相信他们会好好做产品,相当于放弃了某些品牌形象的塑造。比如,踏实、稳健、真诚、长久。

可不可以先用营销卖货,再用赚到的钱重塑品牌呢?

看看元气森林吧。如今想要修改品牌印象,一直都在花钱,花很多钱。效果肯定有的,就是一时半儿不会很明显罢了,搞个5年还是有希望的。而且,饮料本身就是没有什么门槛,都是兑兑。如果所在行业是产品主导的,那就更难改观。

每次营销,就是公众对于品牌印象的累积。 虽然流量红利已经下降,依然可以快速扩大销量和份额,只是“这笔账早晚要算的”。


趋势四:重新理解“词语”

公关传播, 要重新审视词语的用法,公众对很多词语的理解已经发生剧烈改变。

比如,“奢侈品”这个词。

CHANEL有的衣服不能水洗,也不能干洗。GUCCI的游泳衣不能沾水。PRADA的158美元的回形针……看到这些东西,我脑中闪过的三个字是“我不配”。自带杯去喝Manner更适合我。

买奢侈品的人,真的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实用价值,不到售价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吗?并不是的,他们都知道的。相反,他们买就是因为知道,买这些东西的目的包括了展示我花得起。这是奢侈品的标准定义。顶级品牌都有实用性以外的大量溢价。

但在如今公众语境中,“奢侈品”几乎和“智商税”划上了等号。苍了天了。所以不买的人,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清醒”?奢侈品公关应该也没想到,“智商税”的帽子有一天会扣下来。

是的,世道变了。很多词语被用在原本不会有的时候、不匹配的场景。公关要去重新盘一下公众对于行业看法、态度是否发生整体改变,对于企业评价有什么趋向。不要想当然,不要只顾着看前车之鉴,前车走过去的时候跟你走过去的时候,可能完全不同。


趋势五:重新理解“优势”

先举个例子,以往企业会认为,从国际大公司挖一个人才过来做高管,是中国企业特别骄傲的事情,这代表企业即获得了高端人才,又证明了具备全球竞争力。以前,找从国际公司挖走外国人来中国公司干活,是硬的不能再硬的优势。

但是,今年李宁的帽子出事之后,网友就把李宁集团现任执行董事、联席行政总裁钱炜扒了出来。这位70后高管19岁前往日本留学,目前已经变更国籍,据说还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叫高板武史。      


这个信息,在整个事件中,贡献了很大热度,并被认为是李宁品牌亲日的证据。在危机处理中,肯定属于高危害度的物料。

发现没有,一些企业邀请美国籍日本籍高管,就会被公众挖出并抵制,本来的人才“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

同样可以仔细考虑的是,年轻团队是优势吗?用户主导产品是优势吗?

是的,世道变了。公关在对“优势”进行传播之前,要从公司角度转化为公众角度,只有公众认可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

(待续)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在公关授权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评论点击 登录 梅花网,用您的头像和昵称秀出您的观点
0/300
  • 按热度
  • 按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