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梗指南,「偷感」是什么感?

2024-05-23 快速评论
偷偷摸摸,避免尴尬
作者|兵法先生
来源|营销兵法(ID:lanhaiyingxiao)
封面来自Unsplash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一天不冲浪,就会让人产生错过了一片新大陆的既视感。前几天才搞懂“i人”与“e人”的玄妙,随后又陷入“淡人”与“人夫感”的迷局中,现在网络上又流行起了新词「偷感人」「尸体文学」「学习贵妇病」「人生易如反掌」「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这世界真的很刺激!



近期热梗指南

论当代人最近关注的热梗,「偷感人」算是首当其冲。

「偷感人」

从新浪新闻热榜的总结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偷感”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更不是不自信的扭捏,而是描述了更多人小心翼翼的心理,不愿意被一些人关注,害怕被误会,想要做一个“透明人”,默默做事给自己带来更多安全感,也是避免尴尬的方式。

图源微博@新浪新闻热榜

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中,"偷感"隐藏着人们社交关系中的“不安全感”、“不确定性”,想要规避周围人过多的接触,逃离被审视的不安感。"偷感"流行背后,反映出人们在独处与社交关系中的微妙之处。

也让我们发现,当代用户的生活、情感、社交等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有个性有态度,想偷偷卷死大家,既告诉自己要有钝感力,又保持着敏感度,是「p人」也要当「j人」。看似矛盾的心理,却是当代用户渴望被接纳和理解的呼喊。拥有幽默感的自嘲背后,是人们正视了自己的情绪需求。

「学习贵妇病」

这届网友堪称热词江湖的中坚力量,小红书博主@啊啊呕的一篇笔记《我有学习贵妇病》,成功带火了「学习贵妇病」一词。

在笔记中,博主列举了自己进行学习的条件,“不能太狭窄逼仄,不能是规定的quietarea但是也不能有人说话视线范围里没有人,要有窗户,桌子大到能平铺所有东西,有充电插头,阴天或者下雨也很加分,然后就会幸福地学习...十分钟”,成功引发了网友的共鸣。

甚至,还有人对「学习贵妇病」进行了补充,如咖啡要无糖、身边还要有一个温暖帅气又自带学霸人设的学习搭子等。

这些稍显矫情的学习心态与条件,被一些网友称之为“矫情”,也将XXX确诊的格式再次带回到大众视野,让不少人表示已经get到精髓了。

「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

依然来自小红书的热搜话题,毛坯户外与精装朋友圈。

在户外、骑行、特种兵旅行爆红后,选择户外的人越来越多,分享旅游过程中的新鲜趣事,自然成为了这部分人的日常。无论出行路上多么狼狈不堪,在朋友圈永远是正向美好的内容,也称为是「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

截然不同的画面,形成强烈的反差感,搞笑又真实,让「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开始从小红书蔓延到了各大社交网络,人们纷纷加入到自嘲的行列中来,开始了自己的反差感创作。

「尸体文学」

依然是自我调侃,「尸体文学」是佛系的延续,有一种躺平的氛围感,什么也没干,什么也不能干,还有一种荒诞感融入其中。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对自己的自嘲

从之前说是”鼠鼠“

到后来说自己是”吗喽“

再到现在已经变成了说自己是尸体

尤其在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时

大家总会说上一句

感觉尸体暖暖的,尸斑都减淡了

by 某网友

从表面上看,「尸体文学」在其位不谋其事,玩忽职守。如来到工位开始工作,其实什么也没干,被一些人戏称是“尸位素餐”,而工位也被戏谑为是“尸位”。再比如,自己养了猫猫狗狗,却忘记喂狗粮,纯属“尸职”。

实际上,是一些人在大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在现实生活中对未来不确定的无力感,他们通过自嘲的方式,给自己的心理镀上一层保护色,提醒自己要不断追寻正向,向阳而生。同时,这还是一个群体在社交媒体中,找到了对抗负面情绪的「社交暗号」,获得认同感的方式。

「人生易如反掌」

最后这组热词,出自影视剧《四重奏》中的一句台词“我的人生,易如反掌”。主人公有朱经过不懈努力,从饭打工妹到豪门太太的人生经历,有了飞跃式转变。加上台词真实,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产生了集体性共鸣。

一方面表示这届网友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更想对自己的人生、职业有“控制权”的期待,同时折射出当代人不满足于自身现状积极向上的心理追求。


网络热词持续流行,“流行”的是什么

新词涌现,造词不断,现在流行的新兴词汇,究竟流行的是什么?在兵法先生看来,是一种语言现象,是当代人自娱自乐的玩法,更是网络语境下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流行热门词汇是一种语言现象。新词涌现,当代人的语言系统不断更迭,产生的有时代特点的语言现象,有着自我调节与控制的“效果”。

同时,还是自娱自乐的表达方式。现在流行的一些新词,表达着人们的态度与心理。如No zuo no die表示人们过多的干某事,有一种画蛇添足含义。定一个小目标,表达了自己有一个不切实际无法完成的目标。禁止蕉绿,其实也是暗示自己不要焦虑。偷感,除了能够表示悄悄干某事惊艳了人们,还有被发现被关注后,还能为自己解围的作用。这些自娱自乐、表达态度的新词背后,还是人们轻松化解工作、生活中负面情绪的方式。

网络新词,也是更丰富的表达。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直在网络上流行的“拴Q”,来源于中式英语中的口音“thank you”,原意为谢谢。但是,在互联网语境中,拴Q却变得更加广泛,有着无奈、尴尬、自嘲、敷衍、解围等作用,而这些意义想要靠传统语言逻辑,不易完成。在社交语境下诞生的新词意义宽泛,可以展现出人内心的想法,还不会让表达过于伤人,有效减少了语言暴力,又满足了当代人的表达需求。

一切行为皆社交,热门词汇还是当代人的社交暗号。人是群居动物,但是信息时代,更多人选择了宅家里,形成了办公室-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就变成了网络社交,在发现有共鸣的内容后,网友成为了内容的传播者,或有人发现热词后跟风分享,让社交热词帮这届网友筛选了朋友,也建立起了表达自我、寻求认同和理解的社交路径。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营销兵法授权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评论点击 登录 梅花网,用您的头像和昵称秀出您的观点
0/300
  • 按热度
  • 按时间
    相关文章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