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很多人晚上都发现自己手机里的朋友圈和讨论组被一件事情刷屏了。。。 
   
   
   
   
   
   
   
   可能有一些差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差评君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带大家凑凑热闹~ 
   
   
   
    
 
    在这款名为 ZAO 的软件中,你只需要上传一张照片,就能把电影片段里面的周星驰、陈冠希、吴彦祖等人的脸,替换成你自己的脸。 
   
   
   
   
   
   差评君特地找愿意的小伙伴借了张照片,给大家演示一下。 
   
   
   
   
   
   
   
  
 
   
   
   
   ZAO 给用户换脸的技术名为 Deepfake,这个技术早就存在了。 
   
   
   
   去年年初,差评君还试过用这技术把石原里美的脸合成到了小短片里(  
   传送门 
    )。 
   
   
   
   
   
   
   
  
 
   
   
   
   
   但,不同于之前需要钻研技术、训练素材。使用 ZAO 你仅仅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整出非常叼的效果。 
   
   
   
    
 
    傻瓜式的操作,好玩的效果,还牢牢抓住了用户们酷爱自我表达的心理。 
   
   
   
   聚集了多个成功因素的 ZAO 就这样在昨天晚上的朋友圈成功刷屏,让大家享受着技术带来的趣味和新鲜感,其乐融融~ 
   
   
   
   
   
   
   
   
   
   
   
   
   
   因为 AI 换脸技术之前也被用在情色视频黑色产业链中,被用于制作小视频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实 ZAO 的功能目前来说还是很克制的,用户不能通过它提供的技术自己整小视频,只能使用它给的模板,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换脸。 
   
   
   
    
 
    ZAO 并没有给大家提供技术让大家制作小电影。只要它的信息不泄露,那么这个锅就不该它背。 
   
   
   
   事实上,Deepfake 技术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算法模型。真有人想要用它给你做小黄片的话,只要训练一个 Deepfake,再从你社交平台上扒张照片就行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撮人挺担心认证时脸被人录下来了。是不是明天自己的支付宝、银行卡就要被人刷开了?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那咱们就不得不聊一聊“ 生物识别技术 ”了。 
   
   
   
   生物识别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计算器通过光学、声学等各种传感器结合人的固有生理特征去鉴定个人身份的技术。 
   
   
   
   像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都属于生物识别技术。具体种类还挺多的~ 
   
   
   
   
   对普通用户来说,AI 换脸后的视频就像是他们本人的视频,足以以假乱真,通过安全识别。 
   
   
   
    
 
    但,对于生物识别技术来说,用照片、视频冒充的图像跟活体识别是有差异的。 
   
   
   
   比如说但你使用照片、视频时会产生反光,有时会有边框。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让它怀疑你是不是活体~ 
   
   
   
   
   
   
   
   
   更强悍的活体检测还能通过皮肤纹理等更精细的因素,判断对象是活体还是视频。 
   
   
   
   如果你选用的是足够靠谱的机构保管你的钱财,那大可以放心。他们对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不会太弱,不会被一个视频就把钱给骗走的。 
   
   
   
    
 实际上,该骂的是 ZAO 的“ 霸王协议 ”。。。 
   
   
   
   在这款软件的用户协议里,有着个别令人难以理解,也不怎么合乎法规的条款。 
   
   
   
   
   
   
   
   
   
   在你同意使用这个 APP 时,就表示你同意它永久、不可撤销、免费的使用你的肖像权,并且有二次修改的权利。 
   
   
   
   
   
   
   
   
   要是这些电影片段里的主角,比如陈冠希告 ZAO 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那 ZAO 可以直接甩锅给你,说是你侵犯的。 
   
 
   
   
   
   
   
   简单来说,就是横竖都跟它 ZAO 没半毛钱,都是用户的责任呗。 
   
   
   
   差评君可以理解你需要用户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著作权授权,以免合理规避你的法律风险。 
   
   
   
    
 
    事实上,很多 APP 都会有这样的条款藏在用户协议里。。。 
   
   
   
   但是 ZAO 的用户协议中,无论是撇清责任还是索要权利都做的太过度了。如果初衷是为了免责,那应该把条款写的很具体才对,不应该这么大包大揽。 
   
   
   
    
 
    这样的完全不克制的条款,再加上它使用的这项技术本身就非常敏感。导致了群情激奋。 
   
   
   
   目前为止 ZAO 官方没有任何声明,上一条微博还是 22 小时之前的。 
   
   
   
   
   
   
   在用户协议的最开始,新增了可以依照规则 “ 撤回 ” 和 “ 删除 ” 的提示。 
   
 
   
   
   
   
   
   
   但是差评君还是提醒一下,这样偷偷修改条款不太合适,应该在修改完用户协议后进行弹窗提示,并且再次要求用户的同意,才能让用户对你放心。 
   
   
   
    
 其实 ZAO 这款产品本身是一个好创意,也的确用技术给用户带来了欢乐。 
   
   
   
   本身类似 Deepfake 的换脸技术就非常敏感,在国内外都一直争议不断。ZAO 的用户协议本应谨慎小心,现在在用户协议的撰写上如此偷懒,让一款其实创意还不错的产品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在尊重用户的同时,说不定也能给自己带来便利,和更好的口碑。 
   
   
   
  参考资料、图片来源: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差评(ID:chaping321)授权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