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盘点 | 2025年上半年十大热点事件(下)

12小时前 快速评论
苏超足球联赛全民狂欢,LABUBU全球爆火,罗马仕充电宝召回事件……梅花数据携手苏秦智库多位资深专家,特别推出上半年热点事件年中盘点,供广大传播从业者参考查阅。

2025年行至年中,上半年各类热点事件此起彼伏、看点纷呈。

梅花数据携手苏秦智库多位资深专家,特别推出上半年热点事件年中盘点,供广大传播从业者参考查阅。

热点事件目录:

一、DeepSeek人工智能全球爆火

二、哪吒2票房大爆

三、京东美团外卖大战事件

四、甲亢哥中国行事件

五、小米SU7碰撞燃爆事故    

六、苏超足球联赛全民狂欢 

七、长城汽车魏建军“车圈恒大论”事件   

八、LABUBU全球爆火 

九、罗马仕充电宝召回事件 

十、小米YU7三分钟大定超20万

本文为后五个热点事件盘点。前五个热点事件请看《年中盘点|2025年上半年十大热点事件(上)》


苏超足球联赛全民狂欢 

传播声量3,274,602 条(原发)

主要传播时间:5月10日—6月30日(时间截止至6月底,赛事与热度仍在持续)

热搜总热度:59.01亿

关键词:体育营销 地方文旅

传播热点“散装江苏”、“十三妹之争”、常州队“笔画保卫战”、“江苏南哥争夺战”

案例简述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2025苏超”,是由江苏省体育局和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于2025年5月至11月主办的赛事。比赛在江苏省13个城市举行。坚持“全民参与+城市荣誉”的理念,推动足球运动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

赛事引发“苏超”概念股大涨,2025年6月3日早盘,金陵体育20%涨停,江苏板块表现强劲,一度有11只股票涨停。赛事经济效应爆棚,直接消费激增,存量资源被盘活,带动了赛事当地的就业与产业延伸。从“情绪消费”到产业链激活,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已远超传统体育赛事范畴,形成多维度增长极。

据悉苏超在5月底、6月初第三轮开赛后,所有场次全部爆满,场均观众突破1.5万人。而高上座率带来门票、餐饮、住宿的爆发式增长。各地文旅也开始推出活动。常州赛区推出的“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本地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倍;联赛期间,镇江西津渡景区夜游人数较平日增长3倍;盐城推出的“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过2万单。端午假期第三轮对决期间途牛数据显示,主场作战的泰州、盐城、徐州等城市出游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45%、27%和26%,出游热度增长显著。

赞助方面,五月初苏超开赛时赞助名单仅有总冠名江苏银行,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国缘V3,卡尔美体育等6家赞助商。短短1个多月以后,赞助商名单已达28家,目前赞助商总量已达中超联赛的3倍。

媒体观点:

从“村超”到“村BA”,再到“苏超”,事实已多次证明,赛事成功的秘诀往往在体育之外。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于文化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大的情绪价值,赛事就能成就体育惠民、文化润心、经济向好的共赢。读懂“散装”与“整装”的辩证法,找准特色,因地制宜,才能完善赛事活动体系,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打造起“体育+”产业链,让亿万人民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共享福祉。

——人民日报评论

专家点评:

自黑、互黑、二创、共创……除了苏超火出圈之外,这背后的传播逻辑也值得学习。

“苏超”,原本只是江苏省内的草根足球联赛,却在2025年上半年爆火出圈,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现象级事件。这场热潮的核心,不是赛事本身的竞技水平,而是“全民参与+官媒整活”共同塑造的城市文化狂欢。赛事以13个江苏地级市为单位组队,球员多为业余身份,真正体现了“谁行谁上”的草根精神。而赛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关键在于官媒的“放下架子”:南京发布一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引燃网络,江苏各地官媒纷纷“自黑、互黑”,用地方梗、城市段子制造出无穷的话题流量。

这不仅刷新了公众对官媒的刻板印象,也标志着官方传播从“字正腔圆”走向“接地气、会整活”的转型。当传播方式从严肃说教变为共情陪伴,官媒也就成为了“人民的互联网嘴替”。与此同时,各地文旅、餐饮、交通部门借势而上,通过球赛推出跨城福利、门票优惠和美食营销,实现了“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城市IP打造模式。

“苏超”的成功说明:城市宣传进入“造梗时代”,官媒只有学会讲故事、会玩段子,才能赢得公众注意力与参与感。这场以足球为媒介的全民狂欢,不只是一次爆款事件,也不仅仅是城市文旅营销的新玩法,而是值得各领域参考借鉴的传播新逻辑。

——魏家东  苏秦智库专家 东狮品牌咨询CEO


长城汽车魏建军“车圈恒大论”事件

传播声量149,907条(原发)

主要传播时间:5月23日—6月8日

热搜总热度:2.49亿

关键词:行业内卷 汽车行业

传播热点:“车圈恒大”“行业吹哨人”“零公里二手车”“常压油箱问题”

案例简述:

5月2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产业的恒大已经存在,只不过是没爆而已。”这一观点迅速引起业内哗然,各方纷纷猜测:谁是“车圈恒大”?敏感的资本市场闻风而动。5月26日至27日两个交易日,股市汽车板块剧烈震荡。尽管魏建军并未点名任何具体企业,但部分疑似有组织的网络传言,已将“车圈恒大”的矛头指向比亚迪。

5月30日下午,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就网传“汽车圈恒大”一事在其社交媒体进行长文回应。李云飞在回应中将比亚迪的总负债、有息负债、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平均周转天数等数据,与国内外多家龙头车企做了对比,并称“整体来看,中国主流车企的资产负债情况要好于国外车企,中国主流车企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车圈恒大’”。

6月6日—6月7日,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力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魏总是个正直的人、诚实的人,是行业的吹哨人”,并呼吁常压油箱事件“一定要有公开的结论,不能不了了之”。

6月8日下午,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文再回应“车圈恒大”争议。李云飞称“河北某车企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发起汽车行业‘高负债率’‘财务造假’‘财务审计’及‘车圈恒大’等话题,煽动舆论并推波助澜。去年底,该车企还向深交所、港交所及国家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恶意举报比亚迪,经过证券交易所及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详细调查,确认我们没有问题。”

媒体观点:

将车企简单类比房地产企业存在认知偏差,“中国车企重蹈恒大覆辙”的舆论缺乏对行业的了解。与其过度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汽车界恒大是否已经存在”,不如将视角拓宽至头部车企的整体发展,聚焦其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战略、供应链韧性、品牌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等更为综合的维度,以此探究那些藏在发展中的真正关键。

——新京报

专家点评:

5月2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产业的恒大已经存在,只不过是没爆而已。”这一观点迅速引起业内哗然:谁是“车圈恒大”?敏感的资本市场闻风而动。至此之后的一个月内,比亚迪回应“中国主流车企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车圈恒大’”。而吉利汽车总裁杨学良则力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一场汽车行业的品牌互相拉踩站队更加摆到了桌面上。

如果一个行业的几个知名品牌的董事长,公关副总裁等高层都下场互相手撕对方,明里暗里直指竞争对手,可以想象,这个行业已经江河日下,竞争白热化了。大家都顾不上体面,只求把竞争对手拉下来,好让自己能有点喘息机会。国家最近一直在推动“杜绝低价内卷”,其目的就是让行业能回到正常的商业竞争上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在战国群雄乱斗的阶段,不只是产能过剩,很多厂商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品牌策略,基本上就是以产品功能卖点为导向,就开始做传播。其实这只是产品上市传播或者促销传播,完全不是产品品牌的传播。

当品牌没有情感利益的时候,所有行业玩家都在比拼功能利益以及性价比。等到这些也卷不动的时候,就开始互相拉踩了。与其进入这种损人不利已的竞争策略,还不如将视角拓宽至头部车企的整体发展,聚焦其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战略、供应链韧性、品牌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等更为综合的维度,更重要的是,与用户之间建立真正有价值的长期的深度关系。这才是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之路。

——陈蓉  苏秦智库专家  繁荣学社创始人


LABUBU全球爆火

传播声量 4,181,714条(原发) 

主要传播时间:6月5日—6月30日(时间截止至6月底,相关热度仍在持续)

热搜总热度:29.07亿

关键词:IP营销 潮玩行业

传播热点:“爱马仕配Labubu”“国际顶流带货”“天价拍卖”“情绪搭子”

案例简述:

LABUBU是中国香港艺术家,泡泡玛特签约艺术家龙家升(Kasing Lung)创作的北欧森林精灵形象。2018年11月,泡泡玛特发售一代潮玩,LABUBU被推向大众市场;同年,LABUBU凭借“似笑非笑、似呆非呆”的表情走红。

2023年,LABUBU销量破亿,增长接近40%,成为泡泡玛特销售额增速最快的头部IP。2024年,LABUBU亮相泰国曼谷,被泰国官方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的荣誉称号。

2025年,LABUBU“前方高能”系列全球发售,引发国内外抢购热潮,海外多地线下门店也出现排队现象。6月,泡泡玛特LABUBU系列挂饰及公仔热销断货。一位潮玩爱好者透露,二手市场溢价严重,原价99元挂饰被炒至300多元,隐藏款达3000元。 

6月10日,“初代藏品级Labubu艺术专场”在网络平台直播,画面显示,该拍卖活动由永乐拍卖举办。直播过程中,一款显示为初代藏品级薄荷色的LABUBU最终以108万的价格完成竞拍,48件作品总成交额高达373万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同日,一个棕色初代LABUBU被拍出82万元。

媒体观点:

中国潮玩品牌已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中国品牌及IP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爆火产品遭遇仿冒造假、市场炒作等情况时有出现,仍待不断完善。

中国文化IP若想持续破圈“长红”,离不开创新和耐心,更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强大支撑。要进一步与消费者建立起关于生活态度和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让“耐心打磨”与“创新突围”形成共振,在内容创新和商业可持续性中持续发力,文化产品才能更具吸引力与生命力,赢得消费者青睐,最终形成经典,实现“全球流行”的范式跃迁。

——新华社

专家点评:

当全球唯一的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拍卖落槌时,它的主人泡泡玛特的股价也再次冲上新高。资本市场的狂热仅是表象,深层涌动的是Z世代对情感载体的集体渴求。LABUBU长着尖牙、大耳朵、小身板,看上去有点邪性,但越看越可爱。它像潮流艺术圈的“叛逆小子”,精准狙击了当代年轻人对单一审美的疲劳。随着LABUBU的爆火,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身家也水涨船高,6月初,王宁以208亿美元的身价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十。

在过去几年,国内潮玩市场上可爱的娃娃形象基本是清一色的甜美、治愈、Q萌系。而LABUBU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这一套路。它的“丑萌”、“怪诞”、“暗黑”风格,反而成了潮流文化里最亮眼的存在。消费者将孤独、叛逆投射于LABUBU的尖牙,让IP成为对抗现实的精神伙伴。

泡泡玛特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设计,而在于运营。盲盒、隐藏款、限量发售、IP联名、大型主题展,几乎把“饥饿营销+社交货币+稀缺收藏”这套玩法运用到了极致。尤其是隐藏款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玩家的占有欲和社交炫耀心理。很多人买盲盒并不是为了喜欢哪个角色,而是为了抽到隐藏款、发朋友圈、晒战利品,享受社交认同感。这种机制正中Z世代的下怀。拆盒的惊喜感、隐藏款的稀缺性、社群晒娃的满足感,通过社交平台迅速发酵,形成病毒式传播,热度一路飙升。LABUBU的大火也告诉我们,成长于物质富足年代的Z世代,更看重品牌背后的精神价值、审美体验、社交认同和情感共鸣。在未来消费图景中,产品的功能价值或将让位于情绪价值。

当英国皇室手持LABUBU的照片传回国内,当泰国公主将LABUBU挂上爱马仕包,IP完成了从亚文化符号到全球性社交货币的跃迁,将小众文化转化为全球性文化事件。泡泡玛特的IP成功跨越文化鸿沟,反向刺激本土消费升级。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LABUBU海外销售将激增152%,这种现象正重构全球对“中国IP”的新认知。LABUBU没有语言,却穿透情绪、打动人心,被全世界记住。这只独特的小怪兽,已不仅是一款玩具,更成为一张文化名片,折射出中国原创IP走向世界的信心与力量。

不过,随着泡泡玛特的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公司的创始团队纷纷抛售股票套现,也引发了吃相难看的质疑。还有,过度依赖饥饿营销,引诱青少年的非理性消费也招致了不少批评。如何平衡好短期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发展,对王宁这个年轻的团队来说还是一个有待解决好的问题。

——胡斌 苏秦智库专家 弘品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



罗马仕充电宝召回事件

传播声量237,171条(原发)

主要传播时间:6月13日—7月14日

热搜总热度:4.3亿

关键词:安全问题 充电宝行业

传播热点:“高校封杀”“电芯过热风险”“消费者召回难”“监管升级”“3C认证”“罗马仕停产”“罗马仕老板跑路”

案例简述:

2025 年6月,因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一事引发舆论关注。6 月 16 日,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部分罗马仕ROMOSS牌移动电源,涉及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三款型号,共计491745台。

召回原因是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存在问题,极少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热现象,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存在安全隐患。罗马仕表示将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全新符合安全要求的移动电源或做退货退款处理。

该事件的连锁反应迅速且剧烈。民航局于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北京 21 所高校联合禁用罗马仕产品。在电商平台方面,7 月 7 日,罗马仕在京东、淘宝、拼多多的官方旗舰店集体关闭,抖音平台虽保留官方店铺,但充电宝产品全线下架。消费者退款困难,有消费者晒出退款进度查询截图,显示已排到 17 万多位。因快递公司以 “易燃易爆品” 为由拒收退货,消费者被迫采用罗马仕提供的 “盐水浸泡无害化处理” 方案,操作复杂且退款进度严重滞后。​

罗马仕公司内部也陷入困境。7月6日,罗马仕发布停工停产放假通知,自7月7日起停工6个月,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停工。有员工透露,不少员工社保此前未足额缴纳,至今仍在拖欠,还有员工存在加班费、生育津贴未发放的情况。此外,罗马仕近期多次变更法定代表人,6月30日,法定代表人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引发诸多猜测。

媒体观点:

这次事件反映出企业在履行召回责任时,往往只关注“是否召回”,而忽视了“如何召回”的关键细节。完整的召回机制应当涵盖从公告发布到产品回收的全流程服务,而非将执行难题转嫁给消费者。企业应主动优化召回流程,提前与物流公司合作,提供便捷的退换渠道。同时设立多元化召回方式,如线下网点回收、上门取件等。快递行业亦需调整政策,对正规企业的召回产品,应允许消费者凭召回通知寄送,避免“一刀切”禁运。若企业不能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再大规模的召回行动也难以保障消费者权益,最终就是流于形式。

——大众新闻

专家点评:

罗马仕充电宝事件有被称为充电宝行业的“三聚氰胺时刻”是有道理的。罗马仕的教训既是企业的教训亦是行业的教训:

1、充电宝行业技术门槛低,长期存在低价竞争、供应链管理失控、监管滞后等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价格战、促销战、流量战成为行业主旋律。为了在低价竞争中生存,企业不得不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消费者对品牌没有忠诚度。这次事件后希望出现行业标准和监管的加强,对这个行业能真正的洗牌。

2、消费者习惯中,对充电宝安全性、认知程度低、品牌忠诚度低,因为充电宝基本是生活“必需品”,因此这次事件后,短期内消费者会对此重视和慎重。长期看不确定因素很多,取决于行业的变化。如果行业没有大的改变、监管没有强力持续介入,消费者缺少寻求主动改变的动力。

3、罗马仕作为家族企业,受行业影响,追求的是原始的低价生产和极致销售,对客诉、公关、品牌建设、研发和召回等并不注重,风险日积月累,在高校高唤醒人群中发生,以及国际航空引发监管介入,一纸行政禁令让“火山”喷发,席卷全行业。

4、我常说,不经历一场大的危机是无法成就一个知名品牌的。相比较安克的召回行动和最后的品牌修复行动,罗马仕的召回就如同我写的两篇文章,那只是没有任何准备的仓促行动,而变更法人、直接躺倒更像是一种“跑路”式的推卸责任以及放弃现有在家族中并不重要品牌另外再重起炉灶的行为。这样的做法我不是第一次见。别人眼中认为的“至宝”,他们可以弃之如敝履。不是说他们有壮士扼腕的勇气,而这就是他们“精打细算”后的利益考量,这种认知下的“自救”。

5、 用一句总结,在危机面前,罗马仕就是草台班子不能打。 

——陈闽之  苏秦智库专家 鲲雅咨询执行合伙人



小米YU7三分钟大定超20万

传播声量:919,155条(原发)

主要传播时间:6月23日—7月1日

热搜总热度:15.91亿

关键词:新品发布会 汽车行业

传播热点:“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超长交付周期”“YU7疑似偷改配置”“多家车企愿为YU7退订用户补定金”“YU7刹车片起火”“车规级纸巾盒”“消费级芯片”

案例简述:

2025 年 6 月 26 日晚,小米在北京召开 “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正式推出首款 SUV 车型小米 YU7,并同步发布 13 款生态新品,展现了小米从消费电子向全场景科技生态的跨越。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 YU7 标准版起售价 25.35 万元,Pro 版 27.99 万元,Max 版 32.99 万元,同时推出 SU7 Ultra 赛道专业套装(10 万元)和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

作为发布会核心,小米 YU7 定位中大型高性能纯电 SUV,全系标配 800V 碳化硅平台、激光雷达、双层静音玻璃等硬核配置,主打安全与性能。雷军重点强调其 “铠甲笼式车身” 采用 2200MPa 超强钢,配合四重制动安全机制,实现 100—0km/h 最短 33.9 米制动距离,并以 3944 公里的成绩刷新纯电车 24 小时耐力世界纪录。智能方面,YU7 全系搭载英伟达 Thor 车载计算平台和 1000 万 Clips 版辅助驾驶系统,支持车家互联生态,成为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关键落子。

发布会引发的销售热潮堪称现象级。数据显示,YU7 大定订单 3 分钟突破 20 万台,1 小时飙升至 28.9 万台,远超小米首款车型 SU7 的 8.89 万台 24 小时订单纪录。开售18小时后,小米YU7锁单破24万台。6月28日,小米汽车app更新YU7预计交付时间:标准版:预计53—56周;Pro版:预计48—51周;Max版:预计33—36周。二手平台甚至出现加价 1.7 万元倒卖订单的现象。资本市场反应同样热烈,小米美股 ADR 次日涨幅超 10%,市值激增超 500 亿港元,股价创 60 港元历史新高。

媒体观点:

以小米汽车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通过发现、创造新的生活场景,已经走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了。通过这些产业的爆发,我们能够实打实地感受到这一轮新质生产力革命给经济活动带来的强大动力。同时,小米也是一个很好的“反内卷”的样本。它没有为产品定一个很低的价格,YU7的定价是非常符合市场预期的,也是比较理性的。小米完全靠产品力来推动的经营策略。我们把小米定义为平台型制造业,它的利润是来源是多元化的,不是简单的打价格战去卖车,而是在做生态化经营。比如我们从小米的发布会上来看,纸巾盒、投影仪,手机、平板,还有在全球接入超过10亿台智能设备的「人车家全生态」都会为经济增长提供平稳而持续的动力。

——环球时报 

专家点评:

小米的声誉韧劲还是很强的。即便是经历了“安徽高速事件”,小米反而在YU7上市的销量非常亮眼。这是特别令人惊奇的。

这背后有2个原因:

第一,小米汽车在“高速事件”、“风道事件”、Su7 Ultra马力限速事件,并没有伤及企业的购买根本--“产品并不存在普遍的安全风险”。另外一方面,也证明中国的消费者是厚道的、易忘的、用脚投票的。只要持续认真做产品,消费者还是会忽略过去的。

第二、中国汽车市场在消费者心智中,存在“科技品牌”,如Tesla,华为N界、也存在高性价比品牌,如比亚迪。而小米汽车则以“人感品牌”出现,这是消费者心智中缺的,也是想要的。其他的汽车品牌则是other。这里面反应出一个核心原则,汽车品牌和产品必须在消费者心智有一个强烈的品牌识别度,才可能会有有效的流量和销量。

YU7的发布会无疑还是成功的,C端的内容颗粒度很高,消费者的感知很具象。虽然雷军演讲的时候克制了许多。

1、C端内容的颗粒度很高,不仅有产品本身的利益描述,更有给消费者带来的场景和使用价值的。完全是站在消费者视角来陈诉产品。

2、依然很依赖雷军的“带话”能力,产品的卖点消费者能听得见。这的确是无法复制的,这是小米汽车未来营销上将面临的挑战。“没有雷军的发布会会咋办?”

3、小米汽车上市的整体营销逻辑和市场铺排,对于传统汽车厂商而言,的确是“高维的“,降维打击。3C的玩法,值得大多数汽车厂商深入研究和学习的。

——刘方俊  苏秦智库专家 时空视点传播机构总裁


关于梅花数据

梅花数据,作为传播行业的数据分析和洞察服务专家,凭借超过20多年的专业经验,已为上万家优质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公司在大数据挖掘、语义分析、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尤其在舆情监测、舆情分析、舆情管理和案例研究方面享有盛誉。梅花数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业务增长和品牌价值提升。

关于苏秦声誉管理实验室

苏秦会旗下苏秦智库联合弘品传媒、梅花数据、博雅云图等专业机构,成立"声誉管理实验室",共同组建创新研发、资源共享、业务协作的"共享平台"。实验室定期开展热点案例点评、专业课题研究、工作坊和公开课培训以及方法论研究的工作,以"舆情风险分析+网络声誉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声誉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为企业声誉保驾护航,赋能企业品牌战略。


注:本文为梅花网的原创文章,若转载此文,请在文章开头标注“作者”、“来源”及本页链接。更多转载细则查看梅花网公众号(ID:meihuaevent),回复“转载”了解须知。


评论点击 登录 梅花网,用您的头像和昵称秀出您的观点
0/300
  • 按热度
  • 按时间
    相关文章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