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CEO时代,2025汽车圈为何集体拥抱明星代言?
来源|品牌透镜(ID: gh_d8928a7efaa2)
刚刷到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楚钦空降奔驰热搜,转头理想汽车一张模糊剪影海报就把“易烊千玺”送上微博热搜第六;前一天倪妮在凯迪拉克发布会优雅亮相,后一天高圆圆和邓超就带着腾势和岚图梦想家冲进“金九银十”的热闹里。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5年9月一个月,就有超过20组车企与明星合作官宣。从豪华品牌到国民车企,从实力派演员到体坛冠军,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化背后,藏着车圈营销的大转弯。
策略转变:车企为何集体拥抱明星代言?
CEO个人IP降温与破圈焦虑
此前,新势力车企的CEO(如李想、雷军)曾是品牌宣传的核心。然而,2025年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如国家叫停智驾不实宣传),CEO们的"犀利发言"可能带来流量反噬,因此变得更为低调。同时,当"冰箱彩电大沙发"成为行业标配,车企面临增长压力,需要打破原有圈层,触达更广泛的受众。明星代言便成为了一把高效的"流量钥匙"。
从"老板站台"到"品牌价值观"的进化
在品牌初创期,创始人亲自站台是高效且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方式。但当品牌进入从1到100的发展阶段,需要与更广阔的用户群体对话时,明星代言人则能提供比CEO个人IP更丰富、更柔软的情感连接方式,助力品牌年轻化和价值升维。
策略升级:汽车代言的新玩法
当前的明星代言,已不再是过去简单的"站台",而是呈现出更精细、更务实的趋势。
从"请代言"到"找车主",强调真实感
品牌愈发青睐真实的明星车主。例如,问界M9、蔚来ES8拥有大量明星"野生代言人",他们日常的生活分享,比刻意拍摄的广告更具说服力。理想汽车在官宣易烊千玺时,也强调其本身就是"理想MEGA Home的真实车主"。
合作"短平快",头衔精细化
车企不再倾向于动辄数年的长期代言合约,而是更针对特定车型的上市周期进行短期合作。例如,小鹏全新P7上市时,一口气找了多位明星对应不同配色车型,覆盖不同受众。同时,头衔也演变为"首席体验官"、"推荐官"等,强调深度体验和场景化分享。
瞄准"中年艺人",性价比与精准收割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高圆圆、张柏芝、古天乐、任贤齐等国民度高的"中年艺人"成为香饽饽。相较于当红顶流,他们合作风险低、性价比高,且其粉丝群体(30-50岁)恰好是具备强购买力的核心购车人群,实现了对目标客群的精准触达。
效果评估:声量与销量之间的平衡
引爆声量,助力破圈
顶流明星能迅速为品牌带来巨大关注。理想官宣易烊千玺后,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实现了破圈层传播。高圆圆代言腾势N9的话题也获得了6400万的阅读量。
直接转化销量,但存在局限
在某些案例中,明星代言能直接推动预售。例如,孙颖莎代言某品牌汽车时,曾创下24小时预售超8000台的成绩,其中42%的买家在订单备注"支持孙颖莎"。然而,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决策高度理性。消费者会因明星而关注一款车,但最终下单更取决于产品力、价格、续航等硬实力。有业内人士指出,明星只是"引子",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是产品本身。
结语
总而言之,2025年汽车行业的这波代言潮,标志着营销策略从 "产品驱动"向"品牌与情感驱动" 的演变。在技术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品牌需要通过明星建立独特的情感联结和品牌认知。
未来,车企需要将短期声量转化为长期的品牌资产。明星代言可以打开流量入口,但最终决定品牌能走多远的,依然是扎实的产品力、核心技术和服务体验。这对于营销从业者或行业观察者而言,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的现象。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品牌透镜投稿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梅花网正在火热征稿中,详情请戳https://www.meihua.info/article/3266306526462976
- 按热度
-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