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正当时!从视觉狂欢,到精神共鸣

2小时前 快速评论
品牌东方美学进阶:从“符号堆砌”到“精神共鸣”的三重境界

文来源|品牌透镜


在国潮3.0的浪潮中,品牌对东方美学的探索早已超越“中国风”的表象,深入至哲学观、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构建。那些成功的品牌,不再满足于龙凤、水墨、青花瓷等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尝试与东方美学背后的精神内核进行深度对话。


美学觉醒:从“符号借用”到“精神表达”的升维

曾几何时,品牌对东方美学的理解停留在符号化阶段,仿佛印上几个汉字、描上几笔水墨,便完成了国潮转型。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很快在市场竞争中显露出疲态。

真正的转变源于品牌对东方美学精神的深度挖掘。留白、气韵、自然、匠心——这些曾经只出现在艺术评论中的词汇,如今正成为品牌构建美学体系的核心关键词。

以东方香氛品牌「观夏」为例,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彻头彻尾的东方化产品概念,在东方的文化、历史中寻找香气故事,在“颐和金桂”、“昆仑煮雪”等产品的命名上着力捕捉属于东方人的集体记忆。

在彩妆领域,「花西子」则将东方美学融入产品的肌理。其品牌名中的“西子”二字,便源自苏东坡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仅是大众认知的东方美学包装,花西子更深入探索东方文化的物质与精神遗产,例如邀请非遗苏绣传承人卢梅红老师共创,推出了苏绣限定系列,并将精细度可达250纳米的纳米光绣技术应用于彩妆产品,实现了非遗工艺的现代化转译与产业化。

国际品牌同样加入了这场东方美学的现代转译。Dior曾将青花瓷概念运用到高级定制礼服上,整场秀表现出的时尚与中国元素交融的独特气质。Tiffany & Co. 在2025蛇年新春系列中,携手艺术家王令尘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汲取灵感,将蛇的象征意义与数字“8”(寓意吉祥)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当代美感的视觉主题。

从观夏的气息、花西子的妆品,到国际大牌的东方叙事,领先品牌正通过对东方美学精神的深度理解与创造性转化,完成一场从 “视觉东方”到“精神东方” 的升华。


实践框架:品牌东方美学的“形、神、意”三层进阶

1形:视觉符号的现代化转译

在“形”的层面,领先品牌已经超越了简单挪用传统元素的阶段,转而对其进行现代化、时尚化的转译。

杯壶品牌「NONOO」在“哈尔斯·2025浙商国潮周首秀之夜”上,通过沉浸式、场景化的动态呈现,将“紫禁珍宝”系列杯壶与模特、场景深度融合,深刻阐释了 “器即是景,景融于器” 的新中式美学内核。

观夏在线下空间的打造上,同样注重东方美学的现代转译。其在北京国子监胡同修缮了一座三进式四合院,保留传统建筑细节如雕刻有方胜纹、花卉纹的老瓦当,以及“压六露四”的传统瓦片铺贴方式;同时,通过将围合房屋的墙体换成玻璃墙体等现代设计手法,营造出通透、友好的公共空间。在上海,观夏则选择修缮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式西班牙老洋房,以“东方新摩登”的设计风格,实现历史与当代的对话。

2神:体验与气韵的情感共鸣

品牌东方美学的高级表现,在于突破视觉层面,进入体验与气韵的情感共鸣。这种“神”的传递,让产品不仅仅是物品,更成为某种生活方式的载体。

花西子位于杭州西湖边的全球旗舰店“西湖隐园”,结合中国园林美学进行创新,将上下错落的“山地园”作为设计灵感,营造出高低错落的山地空间感。店内不仅提供美妆零售,还设置了定制体验区(如产品定制、香氛定制)和社交互动区域“西子雅集”,通过定期举办会员沙龙、用户共创等活动,将门店从销售空间转变为品牌与用户深度互动的体验场。

香氛品牌「闻献 DOCUMENTS」则利用空间进行深度内容叙事。其在北京SKP-S开设的「密窖空间」,以墨黑色调还原酒窖避光环境,营造沉寂、包容的氛围。空间内开设了沉浸式闻香区域,通过新风机和风扇屏风装置不断更新空气,呼应酒窖的“通风”概念,并以古时中国盛酒器具“樽”为灵感呈现试香器具,提供与侍酒服务同规格的嗅觉体验。这种 “一店一主题” 的空间策略,使每个门店都成为一次独特的品牌文化沉浸。

3意:哲学与价值观的精神对

品牌东方美学的最高境界,是抵达“意”的层面——与东方哲学和价值观进行精神对话。这要求品牌不再将东方美学视为设计工具,而是作为品牌的精神内核。

中国包袋品牌「山下有松」(Songmont)正通过深入挖掘东方哲思,尝试重新定义全球审美标准。其品牌名本身便描绘了一幅“天高山远,山下有松”的中国画,呼应了“松以载志,天人合一”的东方精神。在产品设计中,「山下有松」将山西古建、黄河曲线、民间手艺等传统元素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例如「滩时」手袋的褶皱复刻黄河冲刷后的河滩,“菜篮子”手袋借鉴风筝骨架以达成“软而有型”的效果。品牌秉持“自然而然,自知而知”的东方价值观,通过播客《山下声》等深度内容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展现了一种不追逐流量、尊重自身节奏的“慢哲学”。

百雀羚在巴黎埃菲尔铁塔论坛现场的展览中,展示了“灵玉系列”等产品。灵玉系列以玉琮为灵感,传递东方审美中的克制与从容。


路径破解:品牌构建东方美学的三大关键

文化深度挖掘:从泛泛而谈到系统深耕

要构建真正的东方美学体系,品牌首先需要从泛泛的文化引用转向系统的文化深耕。

潮宏基的“一城一非遗”项目,深入不同城市挖掘在地文化,如成都的花丝×竹编、杭州的花丝×杭扇、武汉的花丝×汉绣等,让非遗技艺与当地文化相互辉映。

观夏则通过「观夏·中国甜」系列(如苏州甜、杭州甜、北平甜),将品牌对城市的想象融入到气味当中,使其线下空间不仅能体验香气,更能引发年轻人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兴趣。正如沈黎所言:“我们想与这些美丽的城市发生关系,从历史的老建筑出发,深入在地文化,让观夏的空间从城市社区里的老建筑里长出来。”

全球视野表达:东方之魂,世界之形

最具前瞻性的品牌,正尝试用全球视野表达东方美学,让东方之魂具备世界之形。

「山下有松」在巴黎时装周期间举办独立展览「远山有声 SONG of MONT」,通过非遗手工艺人用“雨点皴”技法重现宋朝画作《溪山行旅》,在巴黎建起一座“东方山阁”。此举不仅吸引了LVMH老板Bernard Arnault探访其国内门店,其「月弯包」也凭借解决“一包多场景”的用户痛点,到达了全球128个国家。这标志着中国品牌出海已从“学徒”心态,转向从容地用自成体系的风格影响世界审美。

产品为本:美学最终要服务于生活

美学如果不能服务于真实的生活,就是空中楼阁。品牌的魂再好,也需要产品这个“肉身”来支撑。

「山下有松」坚持使用A级全粒面头层牛皮,不仅因为高级质感,更因为它耐用、易降解,还能随着使用留下使用者个人的痕迹,使得包袋“用得越久越好看”,实现了 “历久弥新” 的东方智慧与可持续理念的融合。


结语: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意境”

品牌东方美学正从“视觉装饰”走向价值主张,从“产品风格”升维为品牌哲学。

在巴黎的秀场、东京的买手店、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东方美学正通过品牌的力量,以创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走向人心,走向日常。

真正的东方美学,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它藏在观夏一缕熟悉的桂香中,隐于花西子一枚雕花口红的纹理里,流淌在脚下黄河曲线化作的包袋褶皱间。当品牌学会自己出题,而非回答别人的考卷,便真正掌握了东方美学的魂——不止于形,更在于心;不止于物,更指向精神。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品牌透镜投稿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梅花网正在火热征稿中,详情请戳https://www.meihua.info/article/3266306526462976


评论点击 登录 梅花网,用您的头像和昵称秀出您的观点
0/300
  • 按热度
  • 按时间
    相关文章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