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修营销启示录:流量内卷时代的突围
来源|甲方癫狂患者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本文仅作分享非商业用途,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孚阮得们,是不是觉得现在搞营销越来越难了?预算缩水、用户注意力稀缺,都已经成为常态。但是,有一批“邪修”营销玩家却杀出来了,用离经叛道的手段撬动流量杠杆。今天,病号就带孚阮得们一起,盘一盘“邪修”营销的经典案例。
6大邪修名场面:流量爆破的极限测试
淘宝丑东西艺术展:审丑即正义
把“丑”定义为新美学符号,杭州地铁铺满鲁迅毛毡、可达鸭丑玩偶等“精神污染”作品,魔改名画《戴蛤蟆耳环的少女》,打造“未来考古文物”概念展。表面是审丑狂欢,实际则是荒诞解构美学霸权,以自嘲对抗社会规则,让用户主动@好友:“快看这个神经病!”,形成自发裂变。底层逻辑非常清晰,就是情绪价值>功能价值,用户通过转发“丑物”宣泄压力,完成对主流“颜值暴政”的反叛。
郑州帮:10万编辑的流量流水线
草根商家联盟用标准化SOP,做到日产50万篇小红书笔记。2000个图片模板+爆文拆解流水线,实现私域转化白牌商品GMV破50亿。这种邪性精髓就是放弃内容质量,追求绝对的数量碾压,用“蚂蚁雄兵”战术薅取平台自然流量,低成本撬动高转化。当然,这种钻平台算法漏洞的非正规方式,也受到反噬。24年就因虚假营销被小红书严厉打击,今年上半年,也有超1000万个相关账号被封禁。
小红书邪修生活家:生活游戏化的狂欢
年轻人把厨房变实验室:肥膘加水微波8分钟“炼”猪油,养乐多腌叉烧嫩肉。最绝的是“狗塑减肥法”角色扮演式自律……这些野路子教程席卷7000w+浏览量。核心在于把生活场景游戏化,通过虚构身份规避现实决策疲劳。这也正契合了年轻一代对自由的渴望,他们不喜欢被束缚,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和定义自己的生活。
班德尼尔时装秀:T台变解压舱
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模特们集体躺平!床垫枕头搬上秀场,“祛「班」精华”系列用睡衣式穿搭对抗内卷情绪。当模特钻进被窝那一刻,引发共鸣,大家疯狂截图:“这班味我是一天都闻不下去了!”用行为艺术解构时装周仪式感,把“躺平”升华成精神宣言,在高度程式化场景里植入反仪式行为制造冲突感。
古阿新“贵州村T”:乡土情怀引爆120亿流量
设计师带着山里娃登上国际T台,将苗绣、蜡染和“村超”文旅IP结合。蜡染土布混搭运动风,孩子们憨笑走猫步。这场“不时尚”的秀,却靠原生生命力,创造120亿全网话题量,撬动文旅收入2.5亿。借势乡土情怀对抗都市时尚霸权,用“土味真实”置换商业价值,重塑地方经济链条,让乡土成为最潮IP。
肯优麦瑞蜜(Can You Marry Me?):广告位碰瓷的集体狂欢
“全国各地都在肯优麦瑞蜜”……一个爆红谐音梗,把肯德基、优衣库、麦当劳、瑞幸、蜜雪冰城五大品牌名拼接成“Can You Marry Me?”,投放商场大屏。凭借土味情话的戏剧性瞬间刷屏。零成本撬动10+个城市商圈联动,网友自发衍生“爷斯爱DO”(Yes, I do)、“爱啃特”(I can’t)等回应梗,甚至为品牌设计联合LOGO,48小时话题播放量破亿。底层逻辑是利用品牌名的谐音梗创造戏剧性冲突,激发用户二创热情,把商场广告位转化成社交货币;品牌更是以“拼好模式实现零成本共创的裂变效应。
“邪修”营销崛起的底层推手
其实,“邪修”营销从来不是天才的灵光乍现,更像是困兽撕咬铁笼的伤痕。中小玩家仰头望去,头部品牌用百万预算垒起的流量高墙遮天蔽日。而砸钱做广告的品牌们又发现,“正经营销没人看了”。当代用户,尤其是Z世代的认知防线早已升级。精美广告?免疫了。专家站台?怀疑了。他们追逐的是参与感而非说教,是解谜快感而非单向灌输,一句土到掉渣的谐音梗能炸出全民二创,只因它给了用户“我来定义潮流”的幻觉式掌控感。 可以说,“邪修”营销是流量围城下的应激反应。全社会的“反内卷”心态和情绪宣泄需求,都变成了“邪修”营销的催化剂。
“邪修”流量裂变的核心玩法
那么,“邪修”营销到底怎么玩?根据当下的营销案例,病号认为它本质上都是对于人性弱点和平台规则的解构,核心玩法主要有三种:
- 认知迷宫的精密设计:引人入“坑”,乐在其中。别求着用户看你,要让TA们掉进你挖的坑还乐此不疲。一个需要解码的谐音梗,一场挑起站队的伪争议,都是精心设计的认知迷宫。本质是利用人类的猎奇本能和社交货币需求,当用户主动参与“解码”时,已不知不觉成为传播节点——这比强硬灌输高明太多了。
- 情绪价值的操盘占位:把社会焦虑炼为“代偿品”。内卷时代催生情绪刚需,而“邪修”营销就是内卷压力的转嫁术,将社会竞争中的集体焦虑炼成情绪代偿品。关键在于主动定义用户的情感刚需价值,而不要被动响应需求,更不要用算法流水线无“脑”讨好用户。通过构建“痛点扫描-代偿供给-成瘾循环”的模型,把抽象情绪转化为引起用户互动的的真实内容。
- 草根智慧的暴力复制:以规模暴力撕开裂口。本质是把民间有效的“土方子”,拆解成可工业化量产的流水线作业,用规模暴力强行撕开流量裂缝。这套模式劫持了用户的认知本能:重复曝光制造虚假熟悉感,刷屏假象触发从众心理,土味直给满足即时快感。然而当同质化内容泛滥,信任崩塌是必然代价。真正的进化不在于消灭流水线,而是在内容层面尊重用户、懂得用户。
“邪修”野路子的双刃剑
但是,“邪修”营销是在资源约束下寻求的短期创意突围,也是一把双刃剑,尺度拿捏至关重要。其致命伤也有三个:
- 信任根基崩塌:当创意刻意利用人性弱点(如恐惧、虚荣)牟利时,短期转化必然以长期信任崩塌为代价;
- 规则反噬和舆论危机:向用户转嫁风险及向平台规则套利的极端手段,虽然能引爆流量,但是会引发品牌负面舆论,加速模式崩溃瓦解;
- 价值空心化:回归到价值层面,流量捷径永远无法替代产品根基。用户对“噱头大于实质”的忍耐周期有限,如果无法持续提供切中痛点的真是价值,被淘汰是必然。
孚阮得们,“邪修”营销野路子确实拓展了营销的想象力边界,但是病号也必须强调:真正的长久之道,必须以价值为锚、真诚为帆。从用户需求本质出发,这是亘古不变的营销原点。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甲方癫狂患者投稿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梅花网正在火热征稿中,详情请戳https://www.meihua.info/article/3266306526462976
- 按热度
-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