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烟花秀事件:关键议题透视与产业消费启示

3小时前 快速评论
始祖鸟烟花秀事件是一场有关环保争议、文化冲突与圈层博弈的公共事件。梅花数据制作《始祖鸟烟花秀事件深度舆情分析报告》以深入剖析其核心议题,期望能为户外产业与消费文化发展提供启示。

2025年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热龙乡境内的查琼岗日山脊举办《升龙》艺术烟花秀,此举引发巨大舆论风波。根据梅花数据舆情监测,截至10月26日,事件全网传播近30.62万篇,总热度达14.82亿,负面率高达80.74%,上榜12个平台热搜累计850小时。

这可以说是一场涉及环保争议、文化冲突与圈层博弈的公共事件。梅花数据制作《始祖鸟烟花秀事件深度舆情分析报告》以深入剖析其核心议题,期望能为户外产业与消费文化发展提供启示。

注:扫描文末海报二维码获取报告


事件核心议题:多重矛盾的集中爆发

1、环保伦理争议:生态脆弱性与商业行为的冲突

此次事件的核心矛盾聚焦于环保伦理的背离。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主办方在说明中提到生态保护方面的措施:烟花彩色分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通过盐砖等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等等。

然而,植物学博士顾有容指出,高山草甸的关键结构“草毡层”既重要,又脆弱,基础建设或大型活动很容易对其造成破坏;高山上温度低降水少,分解者(包括食腐动物、真菌、细菌等等)不活跃,可降解材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版本答案,更不是免责声明;盐砖对野生食肉动物和鸟类是没有吸引力的,主办方并没有提出保障这些原住民权益的措施。有央视记者探访烟花燃放地发现,现场有火药、紫铜、垃圾桶等残留物。不少网友认为,活动严重违背“无痕山林”(LNT)七大行为准则,即充分规划准备、选择可承受地点、妥善处理垃圾、保留自然原貌、减少用火影响、保护野生动物及尊重他人权益。

官方最终通报确认,活动对土壤草毡层结构造成破坏,事件产生的烟花残留物、塑料碎屑等清理不彻底,烟花燃放产生的瞬时强光与巨响对野生动物造成了短时侵扰。始祖鸟品牌作为此次活动的赞助商,需依法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责任。

2、文化符号冲突:商业叙事对本土信仰的冒犯

喜马拉雅山脉对当地民众而言并非普通自然景观,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山”,是信仰体系的核心与精神世界的载体。藏族传统习俗中认为,神山禁忌爆破等巨响,会惊扰山灵、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此次活动不仅在神山区域燃放烟花,更存在文化符号的强行嫁接——蔡国强团队将藏区神山“查琼岗日”擅自命名为“热龙山”,并植入汉族龙图腾,这一做法被认为是缺乏文化尊重的单向度符号挪用。 有艺术评论家指出,在这类文化敏感区域开展活动,不仅需要法律许可,更需要文化“许可”,需与当地民众深度沟通获得理解。但从舆论反应来看,活动显然缺失了这一关键环节,其商业营销行为与本土文化信仰形成尖锐对立,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反弹。

3、圈层身份博弈:专业精神与符号消费的割裂

事件背后折射出“真户外”与“假中产”的身份认同冲突。在传统户外爱好者眼中,始祖鸟本是专业、敬畏自然的代名词,其品牌叙事应围绕“无痕山林”环保伦理展开。近年来,始祖鸟逐渐转型为“运动奢侈品”,一件冲锋衣价格接近奢侈品牌的价位,一张服饰吊牌被炒至300元,消费重点从“使用价值”异化为“符号价值”,品牌被打上“中产标配”的标签。此次在高风险生态区举办的烟花秀,被“真户外”群体视为对品牌核心价值的彻底背叛——“我们认同的‘无痕山林’理念,被一场秀炸得粉碎”。而普通公众则从中感知到“资本特权”:当普通人春节燃放鞭炮都受严格限制时,一个商业品牌却能以艺术之名在生态禁区爆破,这种反差点燃了对“规则公平适用”的质疑,最终使事件超越品牌争议,演变为社会公平焦虑的宣泄。


对户外产业与消费文化的深刻启示

1、户外产业:摒弃“漂绿”营销,坚守生态责任本质

始祖鸟事件为户外产业敲响了“漂绿”风险的警钟。品牌将“敬畏自然”“可持续发展”作为营销话术,却在实际行动中忽视生态保护,这种言行不一的“表演式ESG宣传”最终会引发信任崩塌。与此同时,部分品牌以“低头弯腰护山野”的实际行动开展营销活动,获得行业认可,印证了“真诚践行远比精美言辞重要”。对户外产业而言,生态责任应内化为核心战略,而非营销外衣。企业需建立贯穿全流程的环保审核机制,将“无痕山林”原则融入产品设计、活动策划等各个环节;在生态敏感区开展活动时,需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估,而非仅满足法律合规底线。中国探险协会发出的倡议书也明确指出,户外品牌应将保护生态、敬畏自然落到实处,这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消费文化:警惕符号消费反噬,回归价值认同本质

始祖鸟的成功曾得益于“中产标配”“老钱风”等符号标签的打造,但其衰落也源于对符号消费的过度依赖。品牌为追求短期流量,牺牲核心专业价值赞助烟花秀,最终导致核心用户流失——“炸山鸟”的负面标签让其高端专业形象遭受持久伤害,消费者信任度急剧下滑。 这一现象警示消费文化:符号消费是把双刃剑,品牌身份认同的核心终究是价值契合,而非标签堆砌。真正支撑品牌长久发展的,是核心用户对其理念的深度认同。当消费者环保意识觉醒,他们更看重品牌是否言行一致,是否真正践行所宣扬的价值观。户外消费领域尤其如此,消费者选择户外品牌,本质上是对自然探索与生态保护理念的认同,任何背离这一本质的符号营销,最终都有被市场抛弃的可能。

3、风险管控:建立价值观审核机制,兼顾合规与合情

事件暴露出品牌风险审核机制的系统性缺失:仅关注法律程序的“合规”,却忽视了社会情绪、文化伦理与品牌核心价值的契合度。尽管活动获得了当地行政许可,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共识下,公众评判标准远高于“合规”,公众更关注品牌商业行为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尊重自然与文化。 这启示所有品牌,尤其是户外、文旅等与自然、文化密切相关的产业,需建立“价值观过滤器”和风险审核机制。对于高风险营销活动,不仅要审核法律合规性,更要评估其与品牌核心价值的一致性、对社会情绪的影响、对本土文化的尊重程度,设立关键环节的“一票否决”制。同时,跨国品牌本土化运营中,需充分理解目标市场的生态敬畏与文化情感,避免因认知不足导致风险失控。


结语

始祖鸟烟花秀事件并非单纯的品牌危机,而是当代商业社会中生态保护、文化尊重与商业发展多重矛盾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教训在于:户外产业的灵魂是对自然的敬畏,消费文化的根基是价值的真诚,品牌发展的底线是言行的一致。唯有摒弃“漂绿”营销、回归价值本质、完善风险管控,户外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消费文化才能走向理性成熟。这场烟花秀虽已落幕,但留给行业的反思与启示,将长期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


注:本文为梅花网的原创文章,若转载此文,请在文章开头标注“作者”、“来源”及本页链接。更多转载细则查看梅花网公众号(ID:meihuaevent),回复“转载”了解须知。


评论点击 登录 梅花网,用您的头像和昵称秀出您的观点
0/300
  • 按热度
  • 按时间
    相关文章

    loading...

    loading...